東北網2月23日訊 記者從牡丹江市21日召開的農村工作會議上了解到,今年牡丹江市將創建兩處50萬畝的國家級大型綠色食品原料生產基地,從而確保全市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累計達到360萬畝,綠色食品加工量50萬噸。
去年,牡丹江市農民在全省同級城市中率先實現人均收入過萬元大關,達到11198元,連續9年領跑全省。牡丹江市綠色有機食品企業加工產值達到25億元,同比增長21.9%,農民人均來自綠色有機食品收入1920元,同比增長20%。?
?處于“九山半水半分田”的牡丹江成為全國著名的綠色食品之鄉,全市62.3%的森林覆蓋率,形成了天然的綠色生態屏障。2011年,全市綠色、有機認證產品總數達到161個,同比增長8.7%。新增東寧黑木耳、海林黑木耳、海林猴頭菇3個地理標志農產品,使牡丹江市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數量達到6個。同時,蜂業、蠶業、鹿業等小產業綠色有機認證均實現了零突破,綠色有機認證幾乎涵蓋了農業所有產業。?
牡丹江市獲得綠色有機食品認證的耕地面積,已占到全市種植面積的38%,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個百分點,是全省比重最高的地市。2011年,全市綠色有機糧食總產量達到114.47萬噸,占全市糧食總產量的44.98%;全綠色有機食用菌栽培規模達2.29億袋,產量達到11.34萬噸;綠色肉牛養殖10萬頭,有機生豬養殖4萬頭,無公害生豬養殖44.55萬頭。?
牡丹江市以北京、上海兩個綠色食品營銷中心為重點,綠色有機食品國內市場營銷網絡進一步拓展。全年新建連鎖專賣店4家,售賣產品達1000多種;建成銷售超10億元的專營集貿市場3個,綏陽黑木耳大市場銷售總額達到60億元,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黑木耳批發集散中心,牡丹江雙合中俄蔬菜果品批發市場銷售額達到20億元,是省內最大的對俄出口果品批發集散中心。牡丹江的綠色食品走出國門,逐步擴展銷售領域,去年,各類農產品銷往105個國家和地區,銷售額達到4.85億美元,同比增長21%。目前,牡丹江市已形成了域內聯動、有形市場和網絡平臺并舉,市場交易和物流配送等多功能并重的營銷網絡,綠色有機產品已覆蓋了長三角、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以及部分中部地區大城市。同時,在鄰國俄羅斯建立了20個食用菌批發大市場,國際化的批發、運輸和銷售成為一體。俄羅斯六成以上的消費者認同了牡丹江的食用菌系列產品,并且成為餐桌上不可缺少食用品。?
去年,牡丹江市先后建設了6個綠色有機食品加工大型園區,全市綠色食品產業已培育超億元的項目20個,領先于全省和全國。全年新上項目總投資58.6億元,其中固定資產投資25.8億元,列入省重點項目10個,紅星集團10萬噸乳制品深加工等4個項目被列入全省70個重點推進項目目錄,多家企業目前共獲得省項目扶持資金3100萬元。?
通過加大項目建設力度,綠色食品加工業迅速崛起,已成為牡丹江市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主力軍。目前,牡丹江市已形成產值或銷售收入超億元的龍頭企業20家,新研發產品54個;綠色、有機食品企業加工量達到50萬噸,同比增長19%;年加工產值實現25億元,同比增長21.9%;組成了“皓月”、“正大”等十大綠色有機食品產業集團,有效地促進了綠色食品產業集群的形成。